高考志愿的“冲稳保”如何把握?除了从选择学校层面防止屈分、滑档两大极端结果外,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对专业选择的考量。
这实质上谈的是一个梯度问题。首先要明白冲、稳、保三种做法的目的和意义,由于我们只是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志愿,而每所学校录取线都可能会有波动,有下调、持平、上升三种可能性。对应这三种可能性,我们以冲、稳、保三种策略去应对,无论录取线往哪个方向变化,我们所选择的6所院校都能投档成功。
上图是一个常见的志愿梯度图。A、B、C、D、E、F六所院校按预估投档线从高到低顺序排列。我们需要重点把握的是冲的高度、保的低度,这两者决定了本批次志愿的总梯度值。
先说冲的高度。这个是可以相对灵活把握的,如上图,考生成绩略超过了A的投档线,实际操作中考生也可以冲得更高一些(如选择预估投档线高于自己成绩的院校),也可以不冲而直接选择稳(如选择自己成绩较大幅度超过投档线的学校)。
再说保的低度。这个决定了本批志愿的安全性,因此最后一所学校保底的幅度要有保障。但对于不同层次的考生,保底的幅度可能不同,极高分(如630分以上)的考生可能保底幅度20分以上已基本足够,而中低分段考生一般建议保底幅度达到30-40分以上为宜。但也有下限,其下限值是考生成绩不要超过保底学校的录取最高分——即明显是屈分的事情不要做。
志愿院校间合理的梯度,既能起到防止屈分、又能避免滑梯的作用。如上图,考生所选六所院校,越在前面的院校层次越高,越往后面的院校考生能择的专业越好,无论被A、B、C、D、E、F中哪一所院校录取,考生都不会太吃亏。